测评:从姜太公选将到评鉴中心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4-28 14:09:41 阅读: 次
测评是判断,是根据行为样本(特定场合下的特定行为)对行为总体(类似场合下的一贯行为)的判断。由于语言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使得外国的测评再好,也无法简单翻译过来在中国使用。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中国测评的传统足以让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听我的导师杨中芳博士谈心理学的本土化,现在离开学术界,更加从实用的角度体会到本土化的必要。
所以,本文以中国测评传统为正宗,并且一反传统做法,以行为观察法为主流,以心理测验法为旁支,讨论我所了解的古今中外测评的理论和实践,不求全面,但求独到和深入浅出。
行为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我对人力资源测评的二分法。我不想为行为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下定义,我相信例子比定义更能说明问题。比如测量一个人的口头沟通能力,行为观察的做法可能是:让测评对象参加一个讨论,然后专家观察、记录测评对象在讨论中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打分。心理测验的做法可能是:呈现一段对话的文字描述(或录音、录像),然后让测评对象做多项选择题。
贴士:行为观察法记录和评估的内容包括:领导行为、说服行为、人际交往行为、解决问题过程、书面计划、对话等任何现实生活中有目的的社会和个人行为。心理测验法记录和评估的内容包括:选择题答案、反应时、回忆或再认的准确率和数量、生理反应(如心率、皮肤电阻、心/脑电反应),自我评估的分数等可以数量化的指标。投射测验不在本文所称心理测验法范围之内。
中国的测评重视行为观察
一般中国人谈人力资源测评,都把西方(西欧和北美)的人事心理学(personnelpsychology)或产业与组织心理学(industrial/organizationalpsychology)作为正宗。其实,西方研究测评历史的学者,却是言必称中国。他们书写的测评史往往以中国的科举开始。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大规模应用测评最早的、也是对社会发展有长远重大影响的测评实践。科举制度使得农民天资聪颖的子孙们可以通过寒窗苦读而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甚至与皇室攀亲。比起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