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信:“大集中”托起“大服务”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19:40 阅读: 次
数据大集中其实不是新鲜事,四大国有银行和各商业银行早已实现了省级乃至全国范围的大集中,有的甚至宣称已步入“后大集中”时代。但对于32000多家农村信用联社来说,数据大集中却是极具挑战的话题,因为各地信用联社基本上是自营发展,网点又分散于广大农村,且大部分是小额贷款客户,业务模式繁杂,想把这样的网点整合到一个平台上,难度远非其它金融系统可比。
作为全国农信改革的试点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江苏农信)是继福建之后,在全国农信系统中第二家实现省级数据大集中的单位。江苏农信科技处副处长傅晓三介绍,江苏农信拥有75家县级信用联社、3000多家网点,网点数量居全省同行之首,加之此前缺乏市级范围内集中的基础(这一点不同于福建),直接实施省级数据大集中的工程,其难度更大。
记者问身兼江苏农信计算中心副主任的傅晓三:此次大集中有没有动用行政手段,傅摇头说没有,这种事靠行政命令也做不好。况且,农信实行的是二级法人和股份制,这种机制决定了县级农信拥有经营自主权,省联社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指导、协调与服务,并不直接干预他们的经营。我们这个计算中心是全省信用联社共同投资建的,只负责对县一级联社的业务数据进行集中管理。
既要集中,又要尊重各个主体的自主权和经营特色,江苏农信的“大集中”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傅的回答是以服务为宗旨,“只要让各网点感觉到,你的‘大集中’是为他服务的,而不是去管他束缚他,事情就能够办成。”
谈及具体做法,傅说既然是“服务”,就要充分照顾到服务对象原有的业务需要和特色,在大集中的前提下让系统有尽可能大的适应性。譬如苏中地区农信系统有个“一本通”业务,一个存折既可以存取款又可以进行小额农贷,很受农民欢迎,我们的大集中就保留了这种模式。这使基层信用联社感到“大集中”之后自己的业务并没有倒退,对其他地区开展多样服务也是一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