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备份成为存储市场新起点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20:45 阅读: 次
让数据起死回生
当建设银行的人士找到汪祺咨询银行灾难备份系统建设时,他并没有感到意外。2002年5月,汪祺作为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GDS)首席灾备顾问,领导GDS团队成功为深圳发展银行制定了业务连续性计划,并开始提供关键信息系统的第三方灾备服务。
事实上,从美国9.11事件、日本神户大地震、到东南亚海啸;从2000年9月中国银行收付系统突然死机到去年北京首都京首都机场系统瘫痪误机6000人;从花旗银行最近丢失390万客户信息的“数据门事件”到6月9日北京恒泰证券股票交易系统出现故障,迫使股民忘“红”兴叹……
在这不确定的信息化年代,啸聚而来的“天灾人祸”不仅给政府、商业机构及至个人直接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也对信息化时代各类组织机构赖以生存与运转的IT系统与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简称BCM)以毁灭性打击。
毫无疑问,企业每天都可能面对无数来自网上的安全威胁。要保证业务和谐运行,网络必须将所有安全隐患全部屏除在外并防患于未然。在这些“天灾人祸”引起全球性关注的同时,也把以“防灾御难”概念为推向了市场前台。数据的存储和容灾恢复服务,正在为存储厂商和灾难备份服务厂商提供新的生意机会。
灾备国际(亚洲)吴茂兴博士预计,2006年国内的灾难备份和灾难恢复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国际灾难恢复组织(DRI)的数据预测,2005年全球灾难备份与恢复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高达450亿美元。
“我们看到存储市场在增长,这说明数据量在增长,灾难恢复的市场也会随之增长。”GDS总裁黄伟说。
灾备专家汪祺认为,目前国内灾备市场还未真正发力,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认识不足。灾备事关企业的生死和业务能否永续经营,而并不仅仅是企业信息主管(CIO)一个人或IT技术一个部门的任务。
国内灾难备份市场起步较晚,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经验,从标准着手,开始制定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2005年5月,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涉及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八大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