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营销的下一个25年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29:38 阅读: 次
屈指算来,中国企业接触、学习乃至实践品牌经营的时间,应该不会超过25年,这也是中国真正进入市场化的年纪。
而在这25年中,尽管也有些许先行者快速领悟了跨国企业抢滩自家市场的品牌之道,“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式的累积了相当的品牌营销基础,但对于大多数的国内企业来说,这25年其实大家只真正懂得了一件事:品牌经营在企业竞争中绝对的首要战略地位。
得出这样的结论,私下里不免也吃了一惊:你也太小瞧国内企业了,你见不到大伙已将品牌营销的预算投入提高到多大规模了吗?不要说央视那么贵的黄金段位广告,即使位列三大全球顶级体育赛事的F1的中国分站冠名,也出现了国内品牌的标识;你见不到在一些行业市场份额已主要集中于优势国产品牌,甚至具有了相当的垄断倾向吗?
但平心而论,在过去的25年中,人们用在观察学习、论证研究品牌经营重要性的时间是远远多于品牌营销实践的,即使对那些边思考边实践的先行成功者而言,其不仅是站在了大量倒下的国内“品牌探索先烈”的肩膀上,而且其品牌成就还有相当的区域(国内及行业内的)、层次(较低端)的限定,这种欠缺雄厚理论基础、科学设计与管理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更有接下来如何前行的迷茫与困惑。
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成了全球顶尖品牌角逐的重要市场,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也迅速成长为具有相当品牌文化辨别力的日益理性人群。这种市场情势的变化,要求中国品牌必须在大手大脚的盲目投入、动辄以炒作、概念做局品牌营销的喧嚣中沉静下来,科学探究品牌在理念、个性、文化、管理、营销、传播中的竞争能力与效率——如果说在过去的25年我们懂得了品牌经营是赢得现实乃至未来市场的最佳选择的话,那么在下一个25年,中国企业需要懂得的是怎样以理性高效的品牌营销去角逐天下。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家不能再停留在高喊品牌口号、单纯强调品牌意识的层面了,而需要与自己的营销总监、传播部长、品牌顾问、公关公司们时时坐下来,审视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培养到了什么火候、品牌营销传播具有怎样的境界与效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影响属于什么样的层次;2003年笔者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首创了“品牌力度量”这一检验品牌竞争力状态的理论工具,将企业的品牌力状态划分为“求生与求声、求异、求丰与求新、求同”等多种境界,而很多有关品牌营销的策略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诊断品牌力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