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名言
人生感悟
励志电影
成功励志
励志人物
名人名言
励志歌曲
人生哲理
创业故事
为人处事
励志签名
开心一刻
励志演讲
广告语
标语大全
经典台词
禅理故事
管理
修身养性
管理
时间管理
营销管理
管理学
现代化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
运作管理
企业战略
领导力

首页 > 管理 > 管理学

管理中的10种顿悟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08:21 阅读:
很多管理者眼睛往往是向外看,一直盯着员工,觉得员工这要提升,那要改进,总感觉员工不尽人意。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多审视自己,把员工当做一面镜子,照照自己,发现最后需要提升的只是自己!
  
  很多事情的迎刃而解,需要改变视角,静心顿悟!
  
  1、当下的环境是最合适的环境
  
  要立足现实,不要去假设一些不可能的条件,比如:如果谁在去做这件事就好了,如果人数再多一些就好了,如果市场投入再大一些就好了,如果没有不利的事情出现就好了,……。做一些无谓的假设,只会浪费时间,延误战机,或为自己达不到目标找借口。要在现实的状态下开展工作,而且认为当下是最合适的环境,唯有如此,才能积极思考、正面应对。
  
  管理者认为员工队伍素质太差时,想一想,假设员工队伍素质提高到自己想象的水平,他们还会甘心于现有的岗位吗?自己还能当他的领导吗?如果一切都如自己所想,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又如何去体现呢?再说,现有的环境,不正好是体现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最佳舞台吗?这是多难得的自己施展才能和成长的环境!企业在市场中,就如同真实的作战环境,随时面临市场决战,不允许彩排,更不允许做条件假设。
  
  2、眼中的员工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
  
  自己眼中公司员工状态如何,感受到他们是忠诚、是努力、是抱怨还是难以管理?在一个努力的人眼里,看到和吸引自己的都是别人的努力,别人的负面因素也无暇顾及,感受到的全是他们的努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反,一直心中不平,满是抱怨的人,也会吸引那些喜欢议论别人是非的人,结果眼中看到的抱怨越来越多,正面的因素在他眼里或者都视而不见。所以自己感受到他们的状态,其实就是自己的表象,只是我们看别人容易,读懂自己难。
  
  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对同一个企业,不同员工的感受和评价肯定不同。企业还是那个企业,员工还是那些员工,为什么每个人的眼里看到的不同呢?这是因为每个员工的状态不同,看到的也会不同,相由心生就是如此。其实,别人就是一面镜子,照到的全是自己。我们总喜欢盯着别人找缺点,而很少从内心审视自己,所以只能用反推的方式才能有所感悟。当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不顺眼时,那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3、特别不喜欢的,就是自己最需要提升的
  
  我们有时会特别不喜欢某人或者特不喜欢某人做的某事,这原因是什么呢?是别人的问题吗?他的这一点是所有人都反感的吗?不见得!既然不是所有的人不喜欢,那为什么自己不喜欢?问题出在哪里呢?那是因为自己有偏见,或者是自己小题大做,或者是自己的某种“性格缺陷”,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不喜欢。
  
  比如员工经常和自己对着干,那是说明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或者能力没有得到其认同,或者自己平时也是对其如此,所以这些都是需要自己提升的方面;如果某人执行力差,经常拖拖拉拉,那是自己在管理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员工经常以家庭有特殊原因而耽误一些事情,那是说明自己对员工关怀不够;当我们不能容忍别人非议自己时,那是自己确实有某方面的不足,而自己又没有觉察到;如此等等。当我们面对“不喜欢”时,恰恰就是发现了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方面。
  
  4、把员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们习惯给员工贴标签,能力是强是弱,工作积极还是懒散,与自己是敌是友。自己怎么判断,往往最终真的就如所料。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给某人贴上标签时,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对其发生微妙的变化。如认为某人是和自己对着干,那么在与其沟通时,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就会表现出防备、不屑或敌意的态度,结果这些信息被对方捕捉到,对方也会同样为之。这个最初的“判断”是自己释放出去的,造成了弄“假”成真。再如我们认可某员工工作能力,就会多包容和鼓励,出现正强化;反之,认为员工能力不行,我们就喜欢批评和排挤,结果进行了负强化。其实这些标签,都是我们心里所预设出来的,并不代表真实。不然,为什么有的员工换了个工作环境,就表现出和原来判若两人呢?所以,总体上来说,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在努力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多给员工贴正能量的标签。
  
  5、员工的彻底认同,只有靠感化
  
  不要认为企业有了规章制度,有了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什么的,就能让员工彻底的认同和遵守。表面的服从和内心的认同相差很远,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规定的才去做,规定不到的就投机取巧,缺少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制度越来越多,培训越来越多,员工并不一定买账,流失率的高低就可以作为参考。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员工离职与其上司有直接关系。试想,员工都准备离职了,自己对其还能有什么影响力可言?
  
  员工的彻底认同,关键是领导者自己的魅力和专业技能,自己以身作则,让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这样的影响才持久,带来的执行力才会强。看那些对公司忠诚、贡献大的员工,有多少是管理出来的?只是表面上的一堆管理制度,没有感情的投入、魅力的影响,是很难让员工认同的。
  
  6、所有面临的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有些管理者喜欢怨天尤人,总是羡慕别人天时地利人和,觉得自己身边的同仁或客户有意制造难题。其实每个人身边的所有环境都是自己经营的,发生的事情是好是坏,都与自己的积累有关,不然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呢。自己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
  
  比如管理者交代下属做一件事情,结果下属做砸了,惹出了麻烦。如果把原因归结到下属没有能力、不用心,然后狠狠的批评他一顿,结果呢?他并不一定听得进去,心里不服气,以后可能依然如故,甚至更糟。如果进行自我剖析:员工是自己安排的,是不是没有交代清楚,是否过程中间没有跟踪,或许自己对“识人”还需要技能上的提升,等等。下属看到领导自我批评了,也会分析他自身的原因,而不会再去想着推诿扯皮。如此这般,大家都只从自身找原因,以后就会杜绝此类事件。
  
  7、好“果”必定是早前种下的善“因”
  
  事情的发生必有因果,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现在的每一件事情必定会影响到将来。只不过现在的哪件会影响到未来的哪件很难一一对应,但可以肯定的是,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现在的“果”必定是之前种下的“因”,好果归于善因。
  
  为什么会遇到很多麻烦事?那是因为之前,我们给别人添了麻烦!感觉员工与自己之间越来越难以合作了,就要好好反省自己对他种下了什么不好的“因”。有员工说,我招惹谁了,那么不好的事情落到自己头上?某某事件真是不公平……因果兑现时间不一,过程有的很漫长,导致很多人不容易相信。不要认为不公平,因为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不公平的造就者。
  
  8、心存侥幸的事件肯定会暴露
  
  管理者一定要做得正、行得直,不要有自私的行为缺陷,更不要认为自己处于领导岗位,一般员工发现不了。比如占公司便宜,背后非议他人,自己违反公司制度等,有些管理者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总觉得别人不会知道。人的心理有个弱点,在同样条件下,往往认为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大,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很少,于是就形成了侥幸心理,“哪有那么巧?”但我们回想一下,总会发觉身边有人在“耍小聪明”,那就说明事情肯定会暴露的,如果领导者有某些“缺陷”也肯定会让员工知道。一旦被同事和下属发现,他们会想:领导不过如此嘛?!试想,以后怎么可能会让下属心服口服?
  
  心存侥幸的负能量事件要彻底杜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是中国的古训,不无道理。
  
  9、知易行难,所以更要重视“行”
  
  当前网络、微信、书店等各种什么励志文章、什么心灵鸡汤、什么正能量、什么技能方法的真是太多了,天天耳濡目染,可我们静下来想一下,自己的一些不好习惯或工作方式,又进步了多少呢?大多还是该怎么还是怎么,也没有发现生活中自己改变了多少,依然“我行我素”!春节晚会小品《扶不扶》中,那位给事故现场拍照的路人,是典型的只会说没有想到做的人。都知道“知易行难”,但关键还是要把所“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而不能工作是一套,说辞又是另一套。
  
  10、成功很难复制,企业很难模仿
  
  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但要注意企业的成功绝不是生搬硬套。企业市场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员工组成不同,品牌使命不同,产品地位不同,多方面的差异就决定了成功的难以复制性!企业又不是完美的,要去模仿的,也可能恰是对方的弱点。结果弄的不伦不类,比葫芦画瓢,东施效颦,结果就可能南辕北辙。
  
  能够进入我们视线的企业往往是比较大的,在行业具有垄断性,比如QQ、京东商城、微信等这样的应用基本都具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说成功的企业只是极少数。把问题聚焦在别人身上是无意义的,看其他企业再多的精彩,也与自己无关。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研究自身企业的特色和个性,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给予客户,才是比较脚踏实地的动作,而不是好高骛远的去思考比彩票还要低概率的所谓成功复制。
  
标签: 顿悟 管理

当前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