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学问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08:23 阅读: 次
管理的学问丰富而深奥,古今中外的总结与探索从未终止。最近学习了一些优秀管理者的经验,从中概括了几点精要。
管理首先是管好自己。优秀管理者有一个共识:要管理好别人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是管理者的第一责任。因为管理工作是一项示范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管好自己的实质是管住自己的“心”,也就是我们经常倡导的“自觉”与“自悟”,即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发觉问题,继而懂得自己解决问题。人心的辐射力是巨大的、遥远的,人们常讲“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心定,天下安”、“心正确,人就正确”,揭示的都是人心的决定作用。管理者内心一旦放纵,尽管外在的行为迫于管理的需要,也能遵规守矩、以身示范,但却难以保持长久和一贯,而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内心变化的体察与感触是极其细微和敏感的。一些摸不着管理工作的门道,在管理中陷入苦恼的人;一些出了问题就怨天尤人,就想通过严厉的惩处来纠正管理的人;一些光忙着学习管理知识和经验,而不善于内省的人,都是没有认清和处理好管自己与管别人、约束内心与约束行为的关系,都是违背规律、本末倒置的,也是绝难实现管理意图和目的的。
管理重在管得有道理。管理,管是手段,理是道理。“管”的手段、方式不尽其数,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还会衍生出更多的方法、工具,但“理”却是古今一致的,就是自然之理、人性之理、生命之理。管理的手段方法固然重要,但实际上管理的重点在“理”不在“管”。只知道规律准则,那就是舍本逐末了。自古就有“得标准者得天下”之说,标准就是“理”的基础层次。所以无论管理什么,管理者都必须首先做到“明理”,即让被管理者明白,作为的益处与不作为的害处,或者不作为的益处与作为的害处;长期作为的益处与短期作为的害处,或者短期作为的益处与长期作为的害处。我们经常评价谁谁是“大管理者”,谁谁是“小管理者”,区别就在于“大管理者”善于就事论理,让被管理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小管理者”只会就事论事,方法、手段很多,但效益难持久。当然这个理,放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同时代的人讲会有不同的层次,但只要做到人尽其性、物尽其理,就会无“管”而不成。
管理要追求感动效应。现在,我们一谈到管理,都是研究“制度管理”,强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但据一些成功的管理者介绍,他们更注重以赞美、鼓励来代替制度与规矩的“柔性管理”。世间上刚硬的东西不一定坚固有力,有时柔软的东西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以柔克刚”的原理在管理上是有着独特效应的。在拉封丹的寓言作品中,有一则南风的故事。说南风与北方比赛,看谁更有力量脱掉行人的大衣。北风立即呼啸而起,让行人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温暖的南风开始轻柔地吹拂行人的脸庞,他感到越来越暖和,不由自主地解开了纽扣,然后脱掉了大衣。在管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南风法则”,它所激起的就是一种感动效应。所以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对于人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并且勇于承担部属的不足或过错。这样,必然更能令人信服。
管理的智慧是包容。人是会思维的,因习惯、经历、年龄等因素的差异,认识的水平、接受事物的能力、处置问题的方法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作为管理者,如何在这么多的差异之中,将人统摄起来,事实上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从事管理,善于以谋略在人我之间制造矛盾,然而一旦被人拆穿,就不容易被他人所尊重;有些人从事管理,喜欢用计策先试探别人的忠诚,但是一旦被人识破,就不能为对方所信服;还有些管理者把管理对象当作竞争对手,把管理当“仗”打,总在琢磨着“战而屈人之兵”,始终不能跟被管理者坐到一条板凳上谈话,人们都对其“敬”而远之。这些表现,都是还没有真正理解管理的意义,没有真正掌握管理的艺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和谐,管理的最大智慧是包容。齐桓公重用管仲成一世霸业,就因为包容;历史上贞观之治和文景之治都离不开当权者的包容;周恩来总理的崇高威望,更是来自包容。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封闭、偏执、小肚鸡肠总是和颓废、不幸、灾难为伍。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管理工作的启示也极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