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巴达拉克。
他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源于他给哈佛MBA所讲授的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题并没有什么特别,其他学校也有,是讨论组织中的伦理与领导。不过,在具体的教法上,巴达拉克教授改变了常见的阅读企业管理案例并分析讨论的做法,而是要求那些MBA学生们阅读并讨论一些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经典名著,像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索弗克里斯的《安提歌尼》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还有一些是当代文学作品,例如,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奇努亚· 阿切贝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以及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等。
在这些作品中,巴达拉克教授发现其中有两种定式,或者叫套路。
其一,几乎在每个情形里,那些发誓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角色,总是以失望或者痛苦告终。他们的生活中,总是伤害多于愉快,一些人甚至以自杀了结。例如,《推销员之死》一剧中的威利·罗曼,雄心勃勃地想成为最伟大的推销员,并想让他的儿子变成“人中龙凤”。在这出戏的结尾,寄希望于用高额的保险赔偿金使他两个儿子中的一个能够实现他的人生美梦,威利·罗曼自杀了。
而这些作品中的定式之二,则牵涉到了一些次要角色 —配角。也几乎是在每个情形里,这些男人或者女人总是谦逊的,他们的雄心恰如其分,他们的努力谨慎而敏感。威利·罗曼的妻子琳达,在该剧的结尾,当威利的精神面临崩溃的时候,尽心尽力试图去保护他,安慰他。威利的邻居查理不仅给他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还给他钱和一份工作。不论是琳达还是查理,都从未热切地渴望自己变得多么伟大,他们只是朴素地努力做到自己的本分。
几乎每一次,那些充满着使命感的MBA学生们觉得第一种定式很让他们困惑不安。这门课程上到学期中间,就有些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出来—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读到一本书,它不是以悲剧结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