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使用,当用其长处。从长处看人,世无无用之才;从短处看人,人人难逃平庸。
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记录着一位西邻。此人有5子,但5子“各有千秋”: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的当家人日子很难过。可是西邻有方,日子过得还蛮不错哩。细一打听,原来他对自己的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
你看,这一家子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不患于食焉”。
试想,如若西邻仅仅考虑3个残疾儿子的问题,不是把自己愁死了吗?但他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从用长避短的角度出发,发现了他们所具有的正常人所不具备的生理优势。这么一来,全家无一废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夫人之材,各有所宜,虽周孔之材不能偏为人之所为,况其下乎?固当就其所长而用之。”诚哉斯言!妙哉斯言!有高山必有低谷人,这种客观对象,除极少数天才、全才之外(我这是假设,但这假设怕也很难成立)都难免其短。用人者倘若把眼光都盯在人家的短处上,就会埋没人才,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教训不知有多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雄才大略的曹操下了一道求贤令。求贤令说:“‘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可见真正的人才大多有缺点,绝不可揪住人家一个小辫子不放,误了国家大事!曹操的宏论,只有曹操这般的人才才能做出。
在国外,与曹操之宏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高山之下必有低谷”之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位名叫格兰特的将军,此人军事才能杰出,但有一个毛病就是好酒贪杯。当时的情况是,林肯看到只有他是一位帅才,虽有缺点,且很明显,但他人的才能无法与之相比,于是便力排众议坚决任用格兰特。林肯对众多的反对者说:“你们说他有爱喝酒的毛病,我还不知道;如果知道我还要送一箱好酒给他呢!”格兰特的上任,决定了战局的胜利。在他的统帅下,美国南北战争出现了转折,北军很快平定了南方奴隶主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