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天花板的N种捅法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5-01 02:31:35 阅读: 次
换标、发布国际化战略、或自己安营扎寨或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现成的从中国制造到输出品牌的龙门一跃,这可能是所有有国际化冲动的国内企业在走向海外市场时的常规路线,但为什么有摔得鼻青脸肿的,有做得顺风顺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与大多数的国内企业发布海外战略时的雄心壮志相比,盲目冲动和乐观是要不得的。
9月28日,深圳高科集团也用切换品牌标志踏出了向海外市场进军的起跑线,发布了“GETEK”的国际化高端品牌。集团总裁赵首的话更煽情,“目标就是要让高科在国际化的市场中擦亮自己的品牌,在产品、质量、工艺上与松下、西门子、飞利浦等国际一线厂商相媲美。5年内,高科要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话机供应商和品牌商”。
显然,像高科喊出这样的口号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又有多少能实现夙愿的?尤其是对于挣扎12年存活下来的深圳高科,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能禁得起国际化的“折腾”么?深圳高科下一步将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国际化路线?是选择资本并购还是稳健推进?这是所有有国际化梦想的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对此,赵首并未给出具体的答案。
不同的企业对国际化的理解也不同,深圳高科可能代表了一部分企业。产品已经出口到海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数千万的用户,但往往缺乏在海外响亮的品牌,也就是大多数企业所遭遇的品牌天花板的问题,从制造输出到品牌输出的逾越是最难升级的,而国际化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其实,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已经有很多的参照物可以参照,比如在走并购路线上,从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及汤姆逊家电、联想17.5亿收购IBM的PC及笔记本业务到明基将西门子手机揽入怀中,国内企业纷纷将并购看作是进军海外市场的一条便捷通道,但往往是当收购模式形成一种惯性后,就容易头脑发热决策失误或做一笔赔本生意。
在到处都是陷阱的沼泽地中,国内企业要想在并购后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提前排雷,考虑周全,做详实调研,特别是在谈判桌上要尽量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以最低成本收购对方资产。成功的话,收购是涉足海外市场的跳板,否则,就会成为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