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岂能以笑声多少来衡量?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4-28 14:10:32 阅读: 次
时下,很多搞营销或企业管理培训的公司或个人以追求学员的笑声或掌声大小与次数来衡量培训的效果(对时下许多接受培训的人员来说,给予掌声与发出笑声对课程实际效果的认同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公开叫出了“一次培训掌声(笑声)少于30次不收费”的推广口号。而众多需求培训的企业也跟风而动,纷纷向这些培训公司预约,唯恐请不到这样的“培训大师”。此风越演越列,甚至一些平日里治学严谨而广为人尊敬的“学究”型的人士也开始琢磨着搞点“说学逗唱”,大有“营销培训以笑声多少来衡量效果”的现象成为行业定论之势。呜呼!营销培训岂能以掌声(笑声)多少来衡量?让我们来看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和深层原因。
奇怪的反常现象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当市场出现正常的需求时,出现的供给往往是有序而渐进式的,直至供大于求,最后趋于稳定;而当市场出现异常的需求(不良的、对社会的总价值贡献是负的)时,出现的供给却是无序的、爆发式的,且这种需求常常会成几何级数的放大,直至外界的干预、本身泡沫破裂或突发事件对其造成影响而使其偃旗息鼓。营销培训也未能摆脱这样的反常现象。
在中国的现阶段,大凡给员工安排较多培训课程的企业往往都是企业成长迅速或发展不错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员工工作强度高、工作时间紧凑、压力大,于是在长时间压力下的营销人员渴望自己有充电的机会,能在理论体系高度和实战技巧上给自己有提高的机会。企业的决策者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尽快成长,聘请外部讲师也是迫不及待。而成天在战场上厮杀的勇士难得有此忙里偷闲的机会,希望讲师幽默、风趣、笑话不断,让自己能轻松甚至娱乐一下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对自己的实际受益,短时间内无法分辩,当然就顾不上了。
培训后,让学员给讲师与本次培训安排做评分是每次培训必须做的工作,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笑话越多、掌声越多的培训,一般总得分也越高(因为没有几个业务人员会使用“专家”的眼光来评分,对企业和自己的真正帮助与受益也就无从评估了)。组织公司培训的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嗓门大”的营销部门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因为这样其他部门对自己部门的满意度也高。当然,每年寻找这样的培训讲师并选定课程内容就成了一件非常轻松的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