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零部件战略,汽车价格还能降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4-28 14:06:43 阅读: 次
2004年的车市在一片降价声中即将结束,仿佛除了继续降价“乞求”消费者掏出腰包之外,厂商已经没有了更好的营销手段。
一辆整车的采购成本占到了销售额的60%-80%。要想压缩整车成本,降低采购成本首当其冲。一般来说,国内大型汽车厂家都有固定的几十家到数百家零部件供应商。在零部件和整车企业之间,整车企业往往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整车价格下降时,大多数整车企业都会要求其零部件供应商也降低价格,以此减轻整车企业在降价过程中承受的利润损失。这种手段虽然在短期内效果明显,但并非长久之策,需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寻求解决方法。
有竞争才有降价
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呈现“散、乱、差”的局面,整车企业在采购时往往面对很多规模不大的配套企业。当我们一一分析每种零部件所对应的配套厂家时,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独家供应,无与争锋。整车厂家只选择一家配套企业提供某些零部件。由于缺少竞争对手,零部件的价格往往较高,直接影响了整车厂家的成本控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有二:此种零部件是为新车型设计的,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很少;某些“关系”存在于整车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导致采购的“垄断”。如果是前者,独家供应尚可理解;如果是后者,就需要企业认真内省了。
二是多家供应,江湖混战。在某一种零部件的采购上,整车企业拥有四五家配套供应商,有的甚至更多。不仅如此,在这些供应商中,集团下属的关联企业、单位等又占据着很大的部分。相比其他配套企业而言,成本过高是这些企业的最大问题。即使企业有心降低采购价格,受到采购规模的限制,再加上中间存在的各种关系,“降价”只能是有心无力。
针对这种现象,整车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寡头竞争”机制,即在一种零部件的采购上,尽量选择2-3家配套企业。一方面,几家企业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整车企业在采购价格方面拥有更大的主动;另一方面,同一种零部件在2-3家的集中采购,不仅可以降低采购物流成本,也有助于整车企业以批量采购压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