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管理精细化的动力
来源: 网络 时间:2019-04-28 14:07:34 阅读: 次
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企业管理从粗放到规范精细成为一种必然,然而实践中的精细化程度总是难以尽如人意。管理者并非不知道管理规范性和精细化的好处,只是缺乏践行管理精细化的推动力,常常陷入“囚徒困境”式的选择,担心难以实现预想的价值均衡而白费精力。因而促使管理者摆脱“囚徒困境”,克服通过粗放管理侥幸取胜的诱惑,应当成为管理精细化的当务之急。
管理者的选择困惑
一般说来,粗放管理往往表现为突破式管理、不规范管理,难免含有一定不正当的因素。我国市场意义上的企业,是在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生成、发展起来的,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带来的成功给管理的粗放蒙上了一层英雄主义的色彩,开拓、进取的舆论导向不仅扩张了个人权威的空间,也使得追风、赶潮成为有魄力的表现,在商业行为中渗进了过多的政治目的,先占为王、成者为王无形中成为经营管理的潜规则。在这种背景下,规避制度和规则,违反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不讲信誉反倒成了一种常态。当种种不正当管理行为滋生时,要求一部分人实行精细管理那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在市场相对成熟之后实行精细化管理往往才会更为人们所重视。精细管理离不开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和正当管理,需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需要管理者“洗心革面”,改变或者放弃自己的粗放式管理;另一方面,当市场的攻城掠地格局相对稳定,需要管理者通过创新发现未开辟的处女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竞争。
负责任的管理者当然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然而他们也深知在社会经济体制转换的过渡阶段,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也要防止别人粗放式管理的侵袭。
这就使我们想起了西方经济学中经常提及的“囚徒困境”。在两个被分别关押的囚徒之间,他们将受到的制裁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认罪态度,也取决于同伙的认罪态度。为了减轻自己所可能受到的制裁,在同伙间缺乏合作诚信,又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每个囚徒都在决定自己是坦白还是不坦白的策略选择上左右为难,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远不止一家,彼此之间竞争策略的选择往往类似于这样的“囚徒困境”。假如只有甲乙两家竞争,那么乙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能否得到市场的承认,不仅影响自己的命运,而且对甲企业产生重要影响。甲企业事先无法判断更无法决定乙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就如同一个同类的“囚徒”,反过来看乙企业也是一样,双方均像一个被单独关押的“囚徒”。只不过“囚徒”只具有“坦白”或“不坦白”的选择,而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管理者的“自由意志”是“粗放”和“精细”罢了。